翻页   夜间
创意文学网 > 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! > 第165章 李善元:吴王朱肃,实在是令人恐怖的存在
 
“没错,仅差一步之遥而已。”李善元也禁不住叹息一声,说到此处,他不由得深深吸了口气,眼中尽是心有余悸的神色。
不曾料到,连他李善元这样的人物,也会有一天沦落为他人手中的棋子……
想到此节,李玄通的眼神愈发深邃如星辰,随后他对李默沉声道:“默儿,幸亏为父手中尚有你这张保命底牌,庆幸整个仙凡大明界内,无人察觉我二人之间的真实联系。”
“倘若不然,今日,吴王朱肃欲寻之人,恐怕便不会是你了。”
“此事足见,吾李氏一族亦承载着天命之重。”
话至此处,李玄通双眸中迸发出一道金色灵光,若此皆非天命所系,何物又能称为天命?
假使今日朱肃未曾找到李默,不曾意图策反于他,更未告知他企图利用胡惟庸与李玄通的逆天之举以兴风作浪。
那李玄通与胡惟庸,便会沦落为朱肃手中杀伐的利刃。
李玄通家族曾期盼留名青史,然而终究难逃断首之厄运。
越加思量,李玄通就越发确信:
天命,确实在他们李家!
“原来如此!”
李默瞬间灵光乍现,开口道:“父亲,这么说来,我们李家果真承蒙天命庇佑吗?”
李玄通道:“自是无疑,若无天命护佑,又怎会令我父子二人得天地眷顾?吴王朱肃欲拉拢蒋琼,而今又要策反于你,此举并非雪中送炭,实乃画龙点睛之举。而你,则是他眼中并不关键的一笔。”
“然而恰恰选中了你,这便是我父子二人的天定命数!”
“这……竟然如此!”
李默闻此言,心头不禁轻飘飘起来,莫非他们李家真的背负着天命之兆,似乎的确存在这种可能性。
“父亲,那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呢?”李默问。
李玄通道:“容为父仔细思量一番。此事一旦布局得当,我父子二人扭转乾坤的大计,便可更进一步,届时万事都将尽在掌握之中。”
“如今重中之重,便是如何妥善解决这个吴王朱肃。”
“我那位吴王殿下,果真是深藏不露,一鸣惊人啊!这十八载光阴,一直韬光养晦,表露出慵懒姿态,平日里不动手则已,一旦出手便是雷霆万钧之招,其心机之深、算计之狠,连为父也不禁生出惧意。”
“多年以来,从未遇到过这般令人忌惮的敌手。”李玄通面色凝重地道。
“父亲,要不然我们就悄悄将吴王叛乱之事透露给陛下。”
“您看如何?”李默询问道。
“荒谬至极!”
李玄通呵斥道:“默儿,此刻把吴王叛乱之事泄露给陛下,乃是极其愚笨之举,你以为陛下会相信你么?”
“或许陛下早已得知胡惟庸即将叛乱的消息。”
“更有甚者,陛下也许猜到为父可能会与胡惟庸暗中勾结。”
“你现在去向陛下举报,称吴王殿下蓄谋叛乱,你觉得他会相信你吗?在陛下眼中,这很可能只是胡惟庸施展的离间计,意图挑拨我们父子间的关系。”
自古以来,在修炼界中,吴王一直秉持本心,恪守修炼之道,未曾有任何违反天道法则的行为,更别提觊觎仙位传承之心了。直至今日,若非Rita真人亲至告知,即便是作为其父的李善长,也难以置信。
何况,前方尚有蒋瓛这尊天命守护者矗立,此人乃是我仙帝Bixia的得力臂膀。假使蒋瓛以仙帝亲信之名直言,指称李默或是隶属于胡惟庸,又或是父系势力一脉,仙帝又岂会选择轻信于李默?
“此情此景,教我如何不惊!”李默闻此言面色瞬间煞白,头疼不已。
李善长瞥了李默一眼,淡淡地道:“否则,你以为吴王为何会毫无掩饰地向你透露他意图争夺仙位传承的野心?他正是看准了此刻的局势,明白你已无从选择,明白吗?”
“吴王朱肃的手腕与心机,远超你的想象。”
至此,李善长面容严肃,心中压力倍增。即便事情已经摆在明面上,他仍感到难以应对,仿佛置身重重困境之中,无处着力。
寻求仙帝老朱的帮助,这条路已然走不通。因为老朱身边早已布满了朱肃的眼线。
“那便将此事告知胡惟庸,让他出手对付吴王朱肃。”李默建议道。
然而李善长反问:“倘若让胡惟庸对抗朱肃,又该如何面对仙帝Bixia以及太子殿下的立场?再者,至今无人知晓吴王朱肃手中究竟掌控了多少仙力,万一胡惟庸连他都无法取胜呢?”
“就算胡惟庸真的胜了吴王朱肃,但他又有多少余力去应对我们的仙帝Bixia呢?到那时,等待胡惟庸的恐怕只有绝路一条,一丝生机都不复存在。唯一的出路,便是先行对仙帝Bixia出手。”
李善长感慨万分,又道:“吴王殿下果真是心机深沉,欲打破眼前的困局,仅凭我们现有的实力,实在是难上加难。”
“如今,唯一可行的办法,便是借助外界的力量来破解僵局。”

“你说的是谁?”李默追问。
“唯有秦王朱樉、晋王朱棡,或燕王朱棣,此三人或许能担此重任,除此以外,无人能解此危局。”李善长答道。
“父亲,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行动?”李默继续请教。
“据我所知,除了太子殿下之外,吴王与燕王的关系最为亲密,而秦王与晋王之间的关系则恶劣至极。”李善长分析道。
“嗯?”李默一时愣住,旋即想起,“的确听说过,吴王朱肃与秦王朱樉之间几乎每隔三两天就会爆发冲突。”
“每次冲突,总是秦王朱樉败得一塌糊涂。挨了吴王朱肃一顿揍还不够,回到宫中还得承受仙帝与皇后娘娘的责罚。更有甚者,秦王私下里放出风声,扬言要找个机会除掉吴王朱肃。”
“不过,这其中只怕多有谣传吧!”
“不!”李善长坚定地否认道。
李善元立刻言道:“此并非空穴来风之谈,乃为父亲身所闻,只是在此之前,为父确信他们二人之间关系交恶。”
“然如今思之,他们二人的矛盾,是否乃刻意为之,便值得揣摩了。”
“倘若是真实的纷争,其后果实令人胆寒。”李善元又向李默询问,“默儿,秦王殿下可曾应召归位?”
“昨夜已抵达,并于拜见过陛下及母后娘娘之后,今日全天都在秦王府内修养调整。因陛下已有旨意,这几日不得惊扰秦王与晋王两位殿下,故诸多文臣武将尚不知秦王已然应召归位之事。”李默回答。
“既如此,归来正合时宜。明日,我们便可借此机会探查一番秦王与吴王两位亲王之间的关系,究竟是表面不合还是真心相斥。我打算派人将吴王可能叛乱的消息稍加透露给秦王,看看他会作何反响。”李善元计划道。
事实上,李善元无需验证,秦王朱樉与朱肃的关系恶劣,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。
自幼年起,朱肃便对秦王朱樉心生不满。每当想起朱樉所犯下的种种劣迹,朱肃皆怒火难抑,欲痛扁他一顿。那些行为简直禽兽不如,以至于朱樉死后,太祖赐予他谥号秦愍王,足见对其行为的极度不满。
正因为深知朱樉的行为恶劣至极,甚至让护短如太祖者也勃然大怒,朱肃面对这位兄长,自然不会有任何客气之举。先是言语上的教诲,若朱樉能听得进去还好;但每次朱樉都对此嗤之以鼻,这让朱肃忍无可忍,索性一见面就动手教训,期望通过痛击让他有所收敛。
朱樉赴封地就藩之际,朱肃便已明确警告他。若敢在封地上肆意妄为,欺压百姓,做出玷污朱氏家族声誉之事,朱肃必定会亲往西安,以雷霆手段教训朱樉。
毕竟以朱肃的实力,根本无需仰仗朱樉的助力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