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创意文学网 > 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! > 第49章 扶桑,华夏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
 
让朱棣读书,他可能立刻就能打起盹。但若说起让他上阵杀敌,他恐怕兴奋得连续几晚都无法入眠。朱棣一生的梦想,便是成为霍去病那样的大将军。
若能成就封狼居胥,饮马瀚海的伟业,他定能含笑九泉。
如今!
他朱棣已到当年霍去病的年纪,却尚无寸功,这让未来的永乐大帝朱棣心急如焚。
眼前就有个千载难逢的机会,怎能不令他激动?
若此战能攻克扶桑岛国。
他朱棣必将名垂青史,毕竟,这是灭亡一国的赫赫战功!
至于!
扶桑岛上的大银矿,相比之下,倒显得次要。
只要有仗可打,他就满足了。
"咳咳!"
朱肃无奈地说:"四哥,你这么热衷于打仗吗?你要知道,大战非儿戏,稍有不慎,可能就会牺牲。"
"哼!哼!"
朱棣轻哼道:"只要能上战场,即使牺牲,我也心甘情愿。"
"五弟,快想想办法,我相信你的智谋一定能找出一个完美的理由,让我们出兵扶桑岛国变得合理合法。"
"四哥,求你了,只要你帮我,我欠你三个人情,好不好。"
"唉,好吧!"
朱肃无可奈何地说:"四哥,你都这么说了,我再不帮你就有点不近人情了。其实,要师出有名并不难。"
"等下,你只需这样...这样对老朱说。"
"嗯?"
听完朱肃的建议,朱棣瞪大了眼睛,赞叹道:"五弟,果然厉害!行,太行了!"
"五弟,这次我若能成为主将,首功归你。"
"咳咳!" 朱肃无奈道:"四哥,到时候你可得稳重些。"
在朱老宣布后,若有人能构思出堂皇的理由,使明朝出兵变得正义凛然,那人便能成为讨伐东瀛的统帅。于是,这些文臣武将纷纷开动脑筋。
然而,短时间内构思出无懈可击的策略,显然是困难的。
"怎么样?"
朱老望向徐达,询问道:"魏国公,您是否找到了合适的借口?"
"咳咳!"
徐达轻咳一声,摇头回应:"陛下,微臣学识浅薄,暂时还未想到恰当的理由。"
此刻,徐达只想快点回家,找他家大女儿出主意。他也渴望参与这场战斗。
"好吧!"
朱老无奈地摇摇头,转而看向刘伯温:"青田侯,您呢?"
刘伯温迟疑片刻,建议道:"陛下,我们能否在倭寇问题上做些文章?让东瀛必须对这个问题给予我们满意的答复。"
"到时候,无论他们如何解释,我们都可以表示不满。"
"据微臣推测,东瀛恐怕也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。"
"那么,我们能否以此为借口,出兵东瀛呢?"
"不妥!"
胡惟庸立刻反对:"青田侯,您的提议恐怕无效。东瀛只需声明边境的倭寇与他们无关,若我大明要清除倭寇,他们不会干涉。"
"甚至,他们可能派兵协助我们,那我大明又该如何应对呢?"
"这!"
胡惟庸的问题让刘伯温一怔,随即答道:"陛下,微臣思虑不周,确实未考虑到这一点,容微臣再想想!"
"哼!"
朱老轻哼一声,冷冷瞥了胡惟庸一眼,问:"胡相,你说青田侯的提议不妥,那你有何良策?"
"陛下!"
胡惟庸停顿一下,接着说:"微臣确实有个想法,不久前,鸿胪寺收到东瀛递交的国书,他们将在不久后访问大明。"
"一国使者代表了其国的尊严。"
"如果我们设个小计,让东瀛使者在访问期间犯下重罪,或者冒犯到陛下的威严呢?"
"这样,我们出兵岂不是理所应当?"
"一个弹丸小国竟敢挑衅我大明天朝的威严,以此为由出兵,岂不是师出有名?"
"嗯?"
听到胡惟庸的建议,朱老顿时一怔。
胡惟庸这人,尽管老朱对他没什么好感,可说到策划阴谋,他还真是个中高手,非他莫属!
如果事情果真如此,大明确实有充分的借口出兵东瀛岛国。
只是略微有些牵强。
“哼!”
朱棣此时按捺不住,走上前道:“胡惟庸,既然大明要对东瀛动手,就得光明正大地来,何必用这些阴险手段呢?”
“这种卑劣的伎俩,岂是堂堂大明帝国所为?”
“一旦泄露出去,大明的威信何存?”
“到时候,周边其他国家会如何看待我们大明? 若是我们有一天也用相同手段对付他们,又该如何?”
“稍有不慎,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恶劣后果。”
“哼!哼!”
胡惟庸顿时面露不悦,反驳道:“既然燕王殿下认为我的计划不妥,那请问殿下有何高招?”
“高招不敢当,但一个合理的借口,我倒是有的。”
“父皇!”
朱棣转而看向老朱,问道:“您刚才说,谁能提出完美的理由,让大明师出有名,就任命谁为统帅,对吧?”

“没错!”
老朱立刻回应:“如果你老四能行,做这个统帅也没问题。”
实际上!
此刻在老朱心中,出兵东瀛的最佳统帅人选,非老四朱棣莫属。
为什么?
就因为老四和老五的关系,朱棣若为统帅,朱肃岂会袖手旁观?
毕竟是亲兄弟啊!
如果蓝玉、徐达、傅友德、冯胜这些人当统帅,朱肃或许暗中相助,但绝不会全力以赴。
但如果朱棣是统帅,朱肃必定会竭尽全力协助。
而且,朱肃帮朱棣取得统帅之位,他会更加不遗余力地支持。
这就是老朱的策略,每一步都算得长远。
表面上什么都没做,实际上已经把朱肃算计进去了。
“好!”
得到老朱肯定的答复,朱棣接着说:“父皇,我的方案正大光明,名正言顺。”
“父皇,我们必须明确一点,东瀛岛国永远是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希望他们能正视这一点。”
“说到这,就不能不提东瀛岛国的由来。”
“嗯?”
老朱闻言一怔,满面疑惑地问:“老四,你知道东瀛的来历?”
“嗯!”
朱棣微微颔首,随后道:“众所周知,秦始皇曾追寻长生秘药,派遣徐福率领五千稚子航海求仙,此事人尽皆知。”
“哦?四弟,你的意思是,现今的倭国,就是徐福以及那些孩童的后裔?”老朱随即回应。
“正是!”
朱棣接着说,“徐福这老奸巨猾,成了倭国的第一代天皇,那五千稚子,即为倭国的始祖。”
“倭国之地,实乃我华夏儿女开垦,理应归属华夏领土。”
“如今我们不过是收回本就属于我们的东西。”
“这个理由,够充分吗?”
“妙!妙!妙!”
老朱激动地表示:“四弟,你的理由无懈可击。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