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创意文学网 > 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! > 第88章 老朱的思考
 
没错!他们只知道银行的作用,却完全不懂一旦银行真正运作起来该如何操作。这其中的学问,他们俩一无所知。
..?
专业的事就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。否则,肯定会出现大麻烦。
通过朱标的解释,老朱明白了银行的重要性。如果大明皇家银行真的建立并运转起来,必将带来无数好处。
但同时,好处背后肯定潜藏着无数危机。任何一个危机处理不当,就可能演变成大问题,到时候爆发出来,就像大明宝钞或宗室供养政策那样,威胁到大明的江山社稷。
在此之前,"银行"这个词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,完全不了解这是什么,更别提如何运营了。
老朱坚信,即便是李善长、刘伯温、胡惟庸这些人,或是户部和吏部的官员,他们对此也一无所知。
"唉!"
想到这里,老朱忍不住叹了口气。眼前明明有一座金山,他却不知如何挖掘。
心中的无奈和纠结难以言表。
"父皇!"
就在这时,朱标提议:“不如让小五来管理银行吧!银行是他提出的,他应该最清楚怎样运营好,可能出现的危机他也应该有所了解。”
“而且,小五是我们自己人,用起来也安心。”
“这...”
老朱满心无奈,他最不放心的就是朱肃了。如果把银行交给朱肃,这叛逆的儿子会搞成什么样,他实在无法预料。朱肃究竟还有多少未显露的本事,他到现在都不清楚。万一这家伙做了假账,怎么办呢?以朱肃的能耐,恐怕整个大明没人能看出他的假账。只怕那些钱进了银行,就会悄无声息地落入这逆子的口袋里。对此,老朱不得不担忧。
他心里明白,开银行只能依赖这个逆子了。
“怎么了?”
看到老朱犹豫不决,朱标问:“父皇,您在担心什么?难道您不相信小五吗?怕他在管理银行时耍手腕?”
“小五是什么样的人,你还不清楚吗?”
“他是你的亲生儿子,我的亲弟弟,难道你不信任他?”
“作为大哥,我可以为他担保,把大明皇家银行交给他,绝对没问题。”
“况且!”
朱标接着说:“父皇,除了小五,还有其他选择吗?要么交给四弟,要么交给二弟或三弟?他们更不合适。”
“好吧!”
老朱无奈地说:“既然这样,那就先让小五来管理,但到时候我们必须派两个人去协助他,尽快了解银行的运作。”
“父皇,你...你!”
听到这话,朱标也有些无奈。
“标儿!”
老朱严肃地说:“不是我不信任小五,而是银行太关键了。一旦银行建立并按我们的设想运行起来。”
“那时,大明的所有钱都将由银行掌控。”
“这是多么可怕的事!”
“所以,银行只能由我和你控制,绝不能落在第三个人手上,明白吗?”
“这是大明的命脉啊!”
在这个问题上,老朱看得很清楚,银行的重要性不亚于兵权,甚至更为重要。毕竟,掌握了银行就是掌握了大明的全部财富,无论何时,没有钱什么事都做不成。
只要有资金,事情就能顺利进行。
老朱的打算很明确,等大明皇家银行设立后,先交给朱肃打理,他派亲信去学习银行管理。
等到他们差不多掌握了所有知识,再慢慢把银行的管理权一点点收回他老朱手里,只有这样,他才能安心。
如果是别的皇子,老朱可能不会这么警惕。
关键是朱肃这家伙,已经具备了造反的能力,如果再把银行交给他,岂不是如虎添翼,要上天了。
到时候,就算朱肃不造反,也可能把他老朱架空了。
就在这一刻!
老朱脑中闪过了许多想法,越想越不安。
甚至!
他开始怀疑这是否是朱肃的计谋,故意跟朱标提银行的事,让他们知道建银行的好处,让他老朱心动不已,决心要建立银行。
可银行一旦建立,谁能来管理呢?
除了朱肃还有谁!
想到这里,老朱心里更加没底,更不想把银行交给朱肃。
但不交不行,除非不打算建银行。
朱标不了解朱肃的实力,所以对他深信不疑,但如果他知道朱肃的真实实力,恐怕就不会这么想了!
嗯?
老朱微微一怔,如果朱标知道他家小五的能力,以他的性格,可能会直接把皇太子之位让给小五吧!
这下,老朱更加纠结了。
“好吧!”
争论无果,朱标随即说道:“那就按父皇的意思办吧!我们先建立大明皇家银行,然后交给小五管理,至于后面的事,以后再说。”
“嗯!”
老朱点点头,这事暂时就这么定了。
“对了!”
这时,朱标又问:“父皇,您觉得我们大明的官员俸禄是不是有点太低了?”
“嗯?”
老朱微愣,随即说:“标儿,这也是小五告诉你的吧。”

“嗯!”
朱标点头道:“是的,一开始我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但听了小五的分析后,才明白这是个大问题。”
“必须尽快解决,否则后果难以预料。”
“父皇,您的初衷是好的,想用这种方式防止贪官的出现,但您有没有想过,这么做不仅不能遏制贪官,反而可能促使贪官不断滋生呢?”
“什么?”
听到这里,老朱顿时有些激动,随即说:“标儿,你说什么?你说我们的政策不仅不能减少贪官,反而会导致贪官不断出现?”
“哈哈!吴王殿下,你要把我笑死吗?”突然,从玉华园传来一阵大笑声,徐妙云尽力克制不让自己笑出声,但她毕竟是个姑娘,实在忍不住。这样的大笑多少会影响她的形象。不过,朱肃的话确实让她难以忍住。
“呼呼!”过了一会儿,她才缓过来,脸上微红地瞥了朱肃一眼。见他没有嘲笑自己的意思,她才松了口气,然后说:“吴王殿下,以后讲这种笑话还是谨慎些。你对我说没关系,但如果这话传到儒家人士耳中...”
“到时候,他们肯定会再次上书弹劾你,这对你的名声终究不太好。”
“嘿!”朱肃一脸不在乎地说,“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呢?我只是说实话而已,谁规定他们的解释就是最正确的?”
“万一,我的解释才是最正确的呢?”
“呃!”徐妙云微微一怔,惊讶地说,“吴王殿下,如果你的解释有点道理,也许还有可能,但关键在于...”
“关键是我这解释靠不住,对吧?”朱肃笑着说。
“嘿嘿!”朱肃微笑道,“妙云妹妹,你怎么说我这解释靠不住呢?我觉得错误的是那些儒家的蠢货。”
“朝问道,夕可死矣,难道不是早上问路,晚上就让人去干掉你的意思吗?”
“咳咳!”朱肃的话差点让徐妙云再次憋不住笑,她随即笑道:“吴王殿下,孔子这话的真正含义是,如果早晨领悟了道,即使当晚死去也心甘情愿。”
朱肃笑道:“妙云妹妹,你确定吗?”
“呃!”
徐妙云微微一怔,突然有些不确定起来,难道不是这样的吗?
紧接着,朱肃继续问道:“妙云妹妹,能告诉我,是谁给了这样的解释吗?是孔子本人亲口这样说的吗?”
“这...这其实不是。”
“这是孔子的弟子整理他的言论后所做的解释。”徐妙云回答。
“这就对了,如果不是孔子亲口所说,谁能确定真假呢?万一那些弟子理解错了孔子的意思呢?”
“万一,孔子说的‘朝闻道,夕可死矣’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意思呢?”朱肃笑着说。
“不!不可能!”
徐妙云连连摇头,“吴王殿下,这不可能!”
“嘿嘿!”
朱肃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,“妙云妹妹,我们在理解孔子的话时,有没有想过当时的情景和他的处境呢?”
“还有一点,妙云妹妹,你真的了解孔子这位老先生吗?”
“这...这!”
朱肃的问题让徐妙云再次愣住。在她印象中,孔子应该是一位慈祥的老先生,没错,应该是这样的。
没等徐妙云回应,朱肃又接着说:“妙云妹妹,如果我没猜错,你理解的孔子应该和宋濂那样的读书人差不多吧!”
“对啊!难道不是吗?”徐妙云反问。
“呵呵!”
朱肃冷笑一声,“这些所谓的儒家学者,如果孔子还在,恐怕他会把他们吊起来教训一顿!”
“不说别的,就拿君子六艺——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来说,现在的这些儒家弟子,他们能精通几样呢?”
“他们会射箭吗?会驾车吗?会算术吗?”
“他们只会死读书,读呆书。连君子六艺都没学全,只知道一个‘书’,他们凭什么认为自己能理解孔子的意思呢?”
“这...这!”
面对朱肃的质问,徐妙云再次愣住了。似乎,事情确实如此。难道,她这么多年读的书都是错的?
“呼呼!”
徐妙云深深吸了口气,然后问道:“吴王殿下,真正的孔子是怎样的呢?”
问得好!朱肃心中不禁有些得意,这正是他的专长!
毕竟,孔子是他朱肃最敬仰的人之一,他对孔子的了解非常深入。
停顿了一下,
朱肃接着说:“在此之前,妙云妹妹,我再问你一个小问题,你知道‘孔武有力’这个词的来源和指的谁吗?”
“这?”
徐妙云一怔,脱口而出:“孔武有力,难道是指孔子吗?”
“正是!”
朱肃立刻回答,“妙云妹妹,你说得对,孔武有力指的就是孔子。你读过《春秋》这本书吗?”
“略读过一些,怎么了?”徐妙云问。
“那你是否记得书中有句话,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。”朱肃问。
“这个……”
徐妙云略显惊讶,然后瞪大眼睛,激动地说,“好像见过,吴王殿下,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”

“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啊!”
朱肃笑着解释,“孔子的力气大到能徒手抬起城门的门闩。你知道城门的门闩有多重吧,你是魏国公的女儿,应该清楚。至少也有八九百斤重呢!”
“这样的重量,就算你父亲魏国公徐达,也未必能举起来吧!”
“这……这!”
徐妙云此刻有些迷惑,孔子真的有这么强大吗?
“还有!”
朱肃继续问,“妙云妹妹,你听过孟贲这个人吗?”
“孟贲?他是谁?”徐妙云不自觉地问。
“孟贲啊!他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。如果你查阅资料,一定能找到他的信息,也会看到他的事迹。传说他水中不怕蛟龙,陆地上不惧虎兕,能生生拔出牛角,发怒时的气息能震动天地,特别勇猛。”
“他发怒时眼睛瞪得圆圆的,气势逼人。走路过河,没人敢争先。”
“这就是孟贲!”
“你知道吗,据《淮南子》记载,孔子曾经和勇士孟贲比试,孟贲跑得像飞一样快,甚至超过了野兔,但最终还是输给了孔子。”
“孟贲不服气,想在力量上胜过孔子,结果还是失败了。”
“妙云妹妹如果不信,可以查历史资料,应该能找到相关记载。”
“并且!”
朱肃接着说,“妙云妹妹,你知道孔子老人家有多高,身材有多魁梧吗?”
“这……这!”
这个问题让徐妙云再次愣住,不自觉地问:“孔子老人家应该和我们差不多吧!大概一米六七的样子。”
“哈哈哈!”
听到这,朱肃忍不住大笑,说:“妙云妹妹,如果你这样想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司马迁在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中记载,孔子身高九尺六寸,人们都称他为‘长人’,觉得他与众不同。”
“九尺六寸是多少,妙云妹妹你应该能算出来吧!”
“这……这!”
一算之下,徐妙云大吃一惊,整个人呆住了。
不……不会吧!
孔子老人家居然有两米多高,这怎么可能!
人怎么可能长这么高呢!
看到徐妙云眼中的惊讶,朱肃笑着说:“妙云妹妹,这是司马迁写的,我没骗你,很多史书都有这样的记载。”
“虽然历代变迁,尺寸可能有些微调。”
“但不会相差太远,不论哪种算法,孔夫子的身高都超过两米了。”
这一刻,孔夫子在徐妙云心中的形象彻底垮塌了。
这怎么可能呢!
孔老夫子怎么会是这样的呢?不过听朱肃的口气,这些事似乎都能在正史中找到,而且是官方认可的正史。
“还有一点!”
朱肃接着问:“妙云妹妹,你应该知道孔夫子有个弟子叫子路吧!那你知道他在拜孔子为师之前是做什么的吗?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