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创意文学网 > 承明之治 > 第82章 人性淡漠郑丽婉
 
“话说你为何如此关注侯君集?”
“侯君集是个能用之人,但也是一柄十分突兀的双刃剑。寻常臣子只要压得住,那基本就是剑锋朝外居多。侯君集,此人有反心,儿臣自问要拿捏他不难,但将来若是儿臣走得早,丽婉也无十足把握,儿臣自会带上他,为儿臣守门。”
“...你的意思是...丽婉来代替你继续把控大唐?”
“父皇也无需担心,想要丽婉帮忙,还需要儿臣向她开口。以她的性子,儿臣不在了,大唐在她眼里就毫无意义了。若是父皇还在,丽婉念及您可能还会留下,不然...她怕是会逍遥四海了。丽婉应该说过儿臣在乎的人不过寥寥,但父皇您们可能对丽婉也不甚了解。”
“...确实,虽说丽婉十二入宫,但为父也不好轻易判断。”
“丽婉正如儿臣与她婚礼之上的却扇诗所述,聪敏巧凝霜,雍容覆时瑶。大雅明余私,云台缘方来。她与大唐的交集因儿臣而起,也注定因儿臣而没(mo)。她对大唐没有任何感情,但她也非无情,不过是有些飘忽不定,在丽婉眼里,郑大人夫妇对她有养育之恩,但这么多年来却没有一二表示,实则上她早已表示,她将自己的父母保护在安宁之下,不涉任何险境,这就是她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方式。”
“至于丽婉的两位哥哥,在丽婉心中没什么份量。丽婉这些年,甚至都没有提及过他们的存在。要论人性淡漠,丽婉更甚儿臣,无非因为儿臣,需要克制自己融入人性面对世俗。古人言,天人感应,丽婉则是集大成者,说直白点,她本就不是凡人,不该出现在人世凡尘。若没有与儿臣相遇,想必她早已如老子一般,隐于人世得道仙缘了。”
二凤都听糊涂了:“那你小子曾今还说世上无仙人?”
“本就是世俗之人,自然与所谓的仙缘无缘。凡胎肉体会腐朽,但思想传承不会。永生的概念很多,儿臣认为的永生,乃是惠及后世长远留存的思想和观念,后世人能够受到影响且受益无穷,方为个人的永生。用世俗的话说,就是青史留名。秦皇、汉武、白起、卫青、霍去病等等英豪,自当永远留存人世,为后人铭记。但真正惠及后世的是秦皇,他缔造的集权、郡县、度量衡等,迄今为止不都还在为我们所用吗?”
“丽婉她本就不在五行之中,天地之内。丽婉的思想观念,与世俗相差甚远。例如,路边的花花草草在我们眼里就是花花草草,在丽婉眼里却是一个个如同人一般的存在,也有可能就是毫无意义的事物。说不清,道不明,就是丽婉。世俗无法理解,她也不需要世俗理解。她之前找善德那件事,本身就是一件世俗之人做不出的事情,但她却做了。”
快要到立政殿的时候,李承乾直接一个助跑,疾驰而去。当场逮到了想要躲起来的右凤仪,李承乾直接追着右凤仪就去了。
“啊啊!殿下!您放过臣妾吧!”
“跑?跑哪里去?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。”
李承乾抓着右凤仪的手,恶狠狠地说道。二凤赶到后,看到这场景,十分的无语。长孙皇后和郑丽婉从殿内走出来,长孙皇后更是气笑了。
长孙皇后呵斥道:“李承乾!”
李承乾回头:“母后,您别管,儿臣和右凤仪算算账。”
长孙皇后看向郑丽婉:“丽婉,管一管你那不知趣的小夫君。”
郑丽婉耸了耸肩:“母后,殿下喜欢,您给他不就完了?”
长孙皇后一脸你听你说的是人话吗?郑丽婉无奈上前,一脚踹在李承乾屁股上,李承乾当场吃了一个狗啃泥!右凤仪胆战心惊的站在一旁,双手揪着胸前的衣服,看了看二凤、长孙、郑丽婉。
郑丽婉抱着胸淡然道:“你要惦记右凤仪还早呢,别在那里装死。”
李承乾爬起身,拍了拍身上的灰:“丽婉,你可以的。”
郑丽婉:“彼此彼此。主要是这涉及到了母后,也不能真让你胡来,眼下你就憋着吧。”
郑丽婉此话一出,二凤一拍脑门,长孙皇后眉头一高一低,右凤仪一脸震惊,李承乾一脸满意。李承乾拍了拍右凤仪的脸蛋,随即背着手大摇大摆的走了。
李承乾很不要脸的坐在长孙皇后身旁,让一旁的二凤恨的牙痒痒。郑丽婉对此,则是视而不见,人嘛,总有毛病的。
郑丽婉淡然道:“三军北上后勤已经开始统筹部署了,北上的商队会帮忙安排补给点,此次马匹缺口最大,至少需要三十万匹,耕牛其次,尽量优先顾忌长安周边的农耕,将来调配也方便。”
李承乾点了点头:“长安周边倒是不急,孤的意思是优先扶持陇右道和河南道,河北道西部也可以考虑一下。”
郑丽婉反问道:“那到底是先西后东,还是先东后西?”
“先东后西,西域庞大,需要的后勤辎重和保障更高。”
郑丽婉:“嗯,先安排一下对西域诸国的商贸,顺道了解一下西域的地形和情报,将来也能有向导。”

“打算卖什么?”
“还能卖什么?茶叶、陶瓷这些咸阳的特产呗。”
“嗯,挺好,又能拉动一下生产规模了和贸易规模了。”
长孙皇后疑惑道:“西域那地方为何要拿下来?”
二凤咳嗽道:“西域那条商路,可以为陇右道带来不小的效益。”
李承乾:“将来拿下西域,那条东西商路可以为汉化西域地区带来不小的助力,不然凭借大唐的本土国力,可能会致使国内民生下滑严重,得不偿失。”
郑丽婉:“听闻西域的瓜果香甜,将来还需要投入不少人力物力去建设官道。同化西域那地方,也需要投入教化,总得算下来同化西域那地方并不合算。”
李承乾点头:“这笔账是一笔亏损的买卖,但还是要做,为后人留一笔保障。至于那迁移人口的方案,西域实施不了,地广人稀的西域太大,以大唐的国力也做不到这一块,西域集中顾及大型城镇就好,下辖村落县城只能尽力而为了。”
郑丽婉笑了笑:“后人不一定守的住。”
李承乾笑着摇头:“相信后人的智慧。”
郑丽婉思索说道:“既如此,那就把过于偏僻的村落迁移出来,逐步推进,大抵能在大唐国内生产当中平衡进行。”
“嗯,可以倒是可以,就是考验力度和火候。若是以后还有父皇一般的明主,三代人应该能够彻底稳定西域,但若是没有呢?”
“借你的话说,相信后人的智慧。”
李承乾摇头苦笑,对此不作答复。
郑丽婉:“西域因大而难,高句丽则因民而难。”
李承乾:“高句丽那里倒是回旋余地大得多,将来大唐与新罗把高句丽夹在中间,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。”
郑丽婉无奈摇头:“感情高句丽是一个试点的地方,可劲糟蹋祸害为西域的汉化提供前车之鉴啊。高句丽的百姓,算是碰上了。”
李承乾一脸无所谓的说道:“不然大唐费力出兵拿下他们做什么?就为了他们的国土,未免有些过于大动干戈了。至少,高句丽的人可以活的比塞外游牧舒服一些。”
郑丽婉:“我算是看出来了,把周边各国的血汗透支到底,转而供给大唐本土,你这做法在他们眼里可比过往昏君暴君要更甚恶劣啊。”
“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。疲民之策罢了,让他们在饿死与饿不死之间徘徊,就是最好的做法,也是最好管理的方式。”
“因此,此次塞外必须人口减半。”
“知我者,爱妃也。”
“国内的那些豪绅呢?”
“塞外给他们准备的,与其压榨大唐的百姓,不如让他们去压榨塞外的游牧,也省的大唐自己费心管理。”
“哦...转移矛盾,分担压力啊。若是给了活路不走,还在国内作威作福的豪绅,也就不用客气了。先礼后兵,不失伪善。”
“塞外那地方,当猪圈就行,让那群地主豪绅帮忙压榨,长城设防以此管理就是了。出了大事,也有借口敲诈一下。”
郑丽婉点了点头:“羊毛出在羊身上,塞外豪绅和游牧两极分化不断加重,互相内耗,反倒是让大唐坐享其成。不过,这吃相会不会太难看了?”
“有吗?”
“没有吗?”
“难不难看谁说了算?”
郑丽婉一愣,随即莞尔一笑,动人心魄:“四海八方,为我大唐主宰众生真理。尊严只在剑锋之上,真理只在射程之内。换言之,将来要在长城增设晋阳炮?”
“...还不清楚,暂时没那打算。镇得住还好说,镇不住就很要命了。将来若是后人指望不住,那就守内虚外。”
“...历朝历代惯用的守江山手法,最笨也是最好的方法。”
二凤和长孙两人,两双眼睛在小俩口身上来回转移,听着小俩口这些常人听了得吓死的话。真就是,不拿二凤和长孙当外人,这也确实没错,李承乾和郑丽婉的确没拿二凤和长孙当外人。跟爹娘分享一下以后自己的事业规划,有何不可?人之常情!
长孙皇后适时开口道:“说完了?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