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创意文学网 > 三国: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 > 第120章 烽火激战
 
两人疑惑之际,关羽果断开口:
"曹操、孙策之流,此刻或许正沉醉于歌舞升平之中。"
"而我等豪杰,何必自我压抑?"
"何不在城楼上设宴,面对敌营,畅谈古今,岂非乐事?"
林镜二人闻言,先是一怔,旋即笑声四溢。
"林某早有此心,只因关将军近日忧心战事,不敢提及。"
"林将军如此,江某难道不是同样想法?我看敌军布阵多有疏漏,早就想评点一番,只缺一个契机。"
"两位将军何不早言,现在也未迟,随关某一同举杯,共享欢愉!"
战场上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,此刻杯光交错,笑声连连。
他们都似乎忘记了,黎明后将是血战的时刻。
与此同时,江夏郡南门和东门,两路兵马悄然出动。
长沙北郊,一支看不到尽头的队伍疾驰而行。
他们沉默寡言,只知低头前行。
他们接到的命令,是必须在明日正午之前抵达长沙城下。
另一支队伍则更加神秘,命令上只有一个字——向东。
除高远外,无人知晓他们的终点,那正是不久前让关羽受挫的豫章郡。
长沙内外的宴席直至深夜才草草结束。
士兵们未曾脱下铠甲,因为他们明白,醒来便是生死之战。
次日清晨,曙光初照,赋予大地无尽活力。
随着太阳升起,长沙城外响起了震天的号角。
攻守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对决。曹孙联军推出攻城器械,关羽的守军则用火矢焚烧。
攻城者架起云梯攀墙,城墙上则投下滚木、沸油予以反击。
面对城墙上的坚固防御,弓箭手如钟摆般持续射出箭矢,使得城内外布满了致命的羽箭。任何胆敢略微露出头的守卫,都会瞬间被密集的剑雨吞噬。曹孙联军即使艰难地登上城墙,也难逃匿于暗处的守军长枪的无情刺杀。双方都竭尽全力,但僵持的局面未曾动摇。
激烈的冲锋从黎明持续到午后,才逐渐平息。曹孙联军损失了五十万之众,关羽则折损了二十万士兵。由于城池的限制,这场战斗不像大规模的夜战那样伤亡惨重。长沙城虽仍有百万守军,但在半天的激战后,他们已是疲惫不堪。
曹操的策略十分巧妙,他将七百万大军分成三部分,每批两百万轮流冲锋,剩下的百万作为后备,随时待命。“长沙的防守比我预想的要坚韧,我们全力攻击了半天,却寸步未进。”曹操望着长沙城,低声感慨。
“关羽想必得到了高人的指点,连张辽将军和甘宁将军指挥的一万勇士都无法悄无声息地攀登城墙。”“我们还派出几十支小部队,企图在城外挖掘地道,秘密进入城内作为内应。计划原本无懈可击,但这些部队全都消失在敌人的城下,恐怕已被发现,全军覆没了。”
曹操的话语中透着哀伤,但他并不忧虑。长沙城内的守军在长时间的坚守后已筋疲力尽,下一轮攻势将彻底瓦解他们的意志。胜利终究属于他这一方。
短暂的休息后,城外的军队再度发起冲击。此时,长沙城的守军正准备炊事,听到战争的号角,他们并未显露过多恐慌。他们彼此交换坚定的目光,抓起尚未煮熟的食物,再次奔赴战场。每个人都已准备好牺牲,但他们不愿饿死,吃饱后能更有力地消灭敌人。
长沙城外的第二轮攻防战正式展开。这次,攻城者摒弃了早上的战术,只看见他们扛起云梯,奋力向上攀爬。守城的士兵无视剑雨的威胁,挺胸抬头,以最大的决心守护着家园。
两军不断陨落,倒下的身躯却总被后续的战士填补空缺。
战争的烈焰燃烧至顶点。
自正午直至黄昏,城外的尸骸已筑成座座小丘。
有的士兵舍弃了云梯,攀爬尸山形成的自然陡坡,朝城墙蜂拥而上。
城头的守军疲惫至极,他们已记不清击退了多少敌军。
箭矢耗尽,便在阵亡同伴的遗体上搜寻,再射向敌群。
弓弦断了,长枪大刀接过战斗,更有壮士抱着敌人一同坠城,同归于尽。
双方皆已杀得眼红。
长沙城的勇士虽英勇悲壮,但兵力差距太过悬殊,渐渐力不从心。
伴随着一声巨响,长沙主城门告破,曹孙联军如洪流般涌入。
城内的守军并未因变故恐慌,反而像攻城者般,见城门破损,立刻迎向敌军拼杀。
关羽闻讯,率亲卫火速赶来增援。
他望见一名曹军将领疾驰而来,却未显慌乱,待将领近身,刀光一闪,将领倒地。
斩敌后,关羽脑海回荡着高远锦囊中的言语。
随即,他朝四周士兵咆哮:
“誓死守卫!”
士兵们久经沙场,早已习惯生死边缘的生活,无畏死亡,与敌激战。
巷战深入,长沙城墙渐被蚕食,战争进入尾声。
曹操、孙策等人眺望城池,明白只需最后一次冲锋,敌军即可全歼。
于是,他们下令全军冲锋,一举拿下长沙。

号角吹响,预示最后攻击,与此同时,远方传来更响亮的号角。
曹操等人听闻,汗毛竖立。
那熟悉的声音,曾带给他们太多败绩,那是高远军队冲锋的号角。
“怎么回事?这声音从何而来?”
“难道江夏兵已杀到?他们不该还有三天路程吗?”
孙策警觉抽出剑,凝视远方。
“高远莫非能飞?他如何跨越如此遥远的距离?”
曹操等人闻言,情绪瞬间动荡不安。
此时,侦查的哨兵疾驰而来,紧急通报。
"启禀主公,我军后方十里的地方,发现大量敌军,旗帜上鲜明地绣着一个‘李’字!"
此言一出,曹操与孙策如遭雷轰,心神大乱。
一切混乱,彻底混乱!他们无法理解,远在江夏的楚王高远为何能如此神速地调集军队支援这里。
然而此刻,形势紧迫,不容他们多作思考。
长沙城内的守军仅五十万,而他们手中握有的兵力高达五百多万。
只是,高远这次带了多少人马来,他们无从知晓。
"主公切勿惊慌,眼前只有两条道路可选,一是全力攻克长沙,转为防守,对抗敌军。"
"二是下令大军迅速撤离长沙,退回豫章,另寻对策。"
周瑜、荀彧等人纷纷出谋献策。
"长沙城正在激烈交战,怎能轻易撤退?再者,即使现在撤离,结局恐怕会如关羽之前,损失惨重,返回豫章后,还将面临他们的二次袭击。"
"故应全力一搏,带领大部分士兵,与高远的军队决战,并加速清除刘备残部的守军。"
"他们此行目的正是为了救援长沙,一旦长沙失守,他们也将陷入困境,那时,主动权仍将掌握在我们手中。"
尽管局势危殆,曹操却能冷静分析利弊,他的霸业并非偶然。
"张辽、夏侯惇、曹仁、张合、夏侯渊,听令!"
"末将在!"
"尔等五人各领十万精兵,在十里之外列阵,与援长沙之敌交锋。"
"若敌军势强,你们以守代攻,稳住阵脚,守住阵地。"
"若敌军人数不多,你们就趁机追击,于长沙消灭这股援军!"
"末将领命!"
将领们接到指令,立即行动起来。
"孙将军,此刻情势危急,我将率领北方曹家军抵御高远,你则带领江东兵马迅速占领长沙。"
孙策深知形势紧迫,点头示意,随即带领甘宁等猛将直入长沙城,意图尽快终结这场战争。曹操心中并不慌乱,他认为这个计划十分稳妥。
高远就算兵马众多,短期内也难以突破三百万人的防线。
等到长沙真正落入自己手中,战争的胜负天平就会倾向自己。
在沉思之际,他忽然瞥见一支陌生的军团在夜幕中悄无声息地向他逼近,阵容威武,浩浩荡荡。他还沉浸在惊讶之中,琢磨着这支从未谋面的部队是否是孙策的隐藏力量?
然而,直到他们近在咫尺,他才惊觉领军的将领竟是李宏毅!
曹操的思绪瞬间停滞,然而当前的局面不容他多虑,许褚立刻将他扶上马背。
“主公速退,末将断后!”
于是,曹操、荀彧、郭嘉等文臣在匆忙之间,不得不选择撤退。
与李宏毅的军队和许褚交锋后,他们并未恋战。
他在军阵中巧妙调度,三分兵力,一路直扑长沙城,一路追击曹操的残部,剩下少许与许褚的部队展开激战。
此时,孙策等人已在长沙城的内城深处。
胜利近在眼前,然而就在此刻,他们身后爆发了一片喧嚣。
“将军,情况危急!”
传令兵话音未落,就被远方飞来的箭雨夺去了生命。
孙策望着不远处战火纷飞的战场,他知道高远带领的援军已抵达长沙城。
“怎么会这样?张辽和夏侯敦的人不是在前线坚守吗?”
“将军,大局已定,我们还是先撤吧!”
老将程普来到孙策面前,低声劝说。
孙策心中满是不甘,他已经深入长沙城,只需些许时间就能夺取胜利,只差一步就能触及最终的胜果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