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创意文学网 > 三国: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 > 第82章 转折
 
当高远的言论传入关羽耳中,他并未反驳。实则在高远抵达前,长安的防御策略已由关羽及众文臣武将详尽研讨。
一旦虎牢关陷落,洛阳、羌胡、天水武都三郡,乃至燕京和凉州,皆有可能落入曹操之手。届时,刘备仅余汉中与蜀地两处领土!
这对刘备而言,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。曹操将再度成为天下霸主,那时,对抗的不再是刘备联盟,而是曹操联盟。
因此,此战关乎刘备与曹操谁能矗立于权力的顶峰。高远独自矗立在长安城墙,遥望远处的虎牢关,心中满是对生命消逝的无奈。
曹操的野心牵动千万人生死,虎牢关每日都有生命陨落,连高远也无法幸免于其因果的影响。此时,赵云悄然来到高远身后。
“军师,你在思索何事?”赵云询问专注眺望虎牢关的高远。
“我在想那些在虎牢关牺牲的士兵。”
赵云回应:“不仅是兵士会逝去,将领与他们息息相关。我们每个人都竭力追求胜利的果实。”
“士兵陨落,将领亦难独存。”
“军师无需太过挂怀,万物消逝自有其道理。”高远微微一笑,若刘备如此说,他只会选择沉默,不再如年轻时那般热血。
世界残酷,生存不易,比如虎牢关的兵马,最终只留下冰冷的死亡。高远已步入老境,两度为人,上一世已过半百。
此生重活,他对生死早已淡然。唯有士兵临终的眼泪,仍能触动他的心弦。然而在刘备、赵云等人眼中,他在哀叹世间的不公,其实高远并非如此。
“我年岁已高,见识颇多,悲痛之事亦不少,你误解了我的意思。”高远对赵云解释。
赵云闻言一愣:“是我误解了军师您的意思?”
“是的,你以为我在为虎牢关的士兵哀伤,实则不然,我只是在城墙上静观人间万象。”
赵云立刻领悟:“原来如此,军师是说,您并非为死者悲伤,而是有其他的感悟!”
高远颔首:“正是如此。”赵云沉默片刻,高远的话让他一时无言。稍后,他阐明了此行的目的。
"关将军要求军师您立刻前往商议,据说曹军有新动向。"
高远从沉思中回过神,深深地吸了口气,"好吧,我明白了。"
"我们现在就出发。"
两人抵达城主府,关羽已经在那儿等候。
进入府邸,关羽正对着沙盘,对张飞讲述着什么,
这令高远颇感意外,赵云和张飞何时归来的,刚才他并未想起。
他们不是在虎牢关布防吗?
关羽见高远到来,连忙对他说。
"军师,情况不妙。"
"曹操那头有重大行动。"关羽向高远通报。
听闻关羽的话,高远也意识到必然是发生了重大的事,否则不会召回张飞和赵云。
来到沙盘旁,关羽详细解释了当前的局面。
"曹操见虎牢关难以攻克,便另谋他策。"
"他们不再攻打虎牢关,而是调动四百万大军,从两侧山区绕过,如今已深入虎牢关后方。"
"直指长安!"
高远听完关羽的话,反而明白了意图。
一旦理解了,焦虑就会消散,未知才是最让人恐惧的。
"无需慌乱,关将军,对我们而言,这反而是个机遇。"
关羽听高远这么说,有些困惑。
"军师,我们依靠虎牢关的险要地势才未被曹军攻破,现在他们从两侧对我们发动攻击。"
"这怎算得上好消息?" 高远点出关键。
"请问关将军,刘备和曹操,现在谁的势力更强?"
关羽虽不明高远的用意,却察觉到他心中已有对策。
"自然是兄长的势力更胜一筹。"
"曹操虽仍掌控天下三份,但我兄长已握有四份。"
高远未在比较上多言。
"虎牢关虽是我们的天然屏障,却也成了我们的束缚!"
"行军作战,最终是要分出胜负的。"
"而我们的胜局在哪里?"
"长久固守虎牢关,反而无法突破曹军!"
"但若离开虎牢关应战,我们将败得惨烈。"
"现在曹操主动将兵马送入我们的腹地,正是我们瓮中捉鳖的良机!"
关羽听完高远的分析,豁然开朗!
"遵照军师您的计策,我应让赵云将军立即返回虎牢关守卫要塞!"
"然后我们再实行瓮中捉鳖之计。"
"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召回赵云和张飞。"
高远点头,"现在调整策略,还来得及。"
"这样,您让赵云将军带领兵马继续驻守虎牢关。"
"接着,我和关将军,加上张飞,共同执行瓮中捉鳖的计划!"
......
高远精心策划的瓮中捉鳖行动正式启动,赵云严阵以待,镇守要塞。
接着,高远与张飞并肩作战,对虎牢关内的敌军实施分割围剿!
二人各率两百万人马,执行这场精心布局的计划。
计划执行得无懈可击,曹军的四百万雄师因深入腹地,被高远巧妙地包围。
张飞和高远各自斩杀数十万敌军,更俘获了敌方统帅。
试图通过虎牢关撤退的残部,却被赵云坚决截断了退路。
高远的威名一时无两,几乎全歼了虎牢关内的曹军势力。
在曹操的营帐内,听闻高远彻底消灭了突破虎牢关的四百万大军,曹操一口鲜血喷涌而出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